一提到龋齿的原因,可能大家的第一反应就是“吃糖”。
的确,现在家长们都很注意,不会让宝宝吃太多糖果之类的零食,觉得这样就能预防龋齿了。不过,事情真的这么简单吗?
No.1
龋齿是怎么来的
首先需要明确的是,引起牙齿龋坏的罪魁祸首可不是糖,而是细菌。
龋齿发生的原理,是细菌分解了糖,产生了有机酸。
正如我们平时用柠檬酸能轻易洗掉水垢(主要成分是钙盐和镁盐),细菌产生的有机酸也能够使牙釉质中的钙离子跑出来。
如果口腔卫生习惯不好,不能及时清除食物残渣和牙菌斑,细菌就会一直产生有机酸。
时间长了,钙离子跑出来得太多,牙齿就脱矿了,刚开始脱矿的牙齿,颜色会改变,表面也会变得不再光洁。
这个阶段还能靠相应的治疗比如涂含氟药物来恢复牙釉质,但如果没有及时处理的话,牙釉质就会进一步发生不可逆转的破坏,一直深入到牙髓,最终导致牙髓感染。
到了这个阶段,接下来等着牙齿的,就是钻心的疼痛、锃亮的牙钻和鲜艳的根管锉了……
No.2
少吃糖?还不够!
01
尤其注意蔬菜摄入
家长可能会单纯地认为,预防龋齿,少吃糖就得了呗~
除了少吃糖,均衡的饮食让孩子获得充足的营养,而适量的蔬菜摄入有利于“清洗”牙齿。
很多孩子不喜欢吃蔬菜,这需要家长不断引导,让孩子养成从小吃蔬菜的习惯,尤其绿叶蔬菜。
有的家长喜欢炒菜放糖,为了家人和孩子的健康,最好不要放糖。
02
注意口腔卫生
孩子乳牙萌出后,应该禁止孩子长时间的、无节制的母乳喂养及使用奶瓶入睡。
当宝宝有牙齿了,就要注意牙齿卫生,家长可用清洁的纱布或棉片为宝宝清理口腔,还有宝宝专用的牙刷。
当宝宝2岁以后要学习刷牙,3岁以后自己刷牙,养成每天早晚刷牙和饭后漱口的习惯。当然,还需要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。
对于非高氟地区,可以使用含氟牙膏。3岁前儿童每次使用米粒大小的含氟牙膏,超过3岁的儿童每次使用豌豆大小的含氟牙膏。
有牙科学会认为,用牙线帮助儿童清洁藏匿在牙齿间隙里的软牙垢,能有效降低儿童龋齿发病率。
03
注意口腔保健,定期看口腔科医师
建医院对孩子进行全面的口腔检查,如果有龋齿需要及时治疗。
要想让宝宝有一口洁白而健康的牙齿的话,那么平时一定要多加注意牙齿的保护。
除了平时一定要多加注意口腔的卫生之外,还要定期的去看口腔科的医生,而且平时一定要多注意饮食的均衡,尽量要少吃糖。
No.3
乳牙龋?赶紧治
宝宝会先萌出乳牙,之后再替换成恒牙。
在乳牙阶段也会发生龋齿,有些家长可能会觉得:“反正是要换牙的,乳牙龋了就龋了吧,先不用管它”。
这种想法可千万不要有!
“上梁不正下梁歪”,对牙齿也是类似。乳牙就在恒牙的上方,如果乳牙龋坏发炎了,就会直接影响恒牙的萌出,而且乳牙上的龋坏,还很容易“蔓延”到恒牙上去,导致恒牙刚萌出时就发生龋齿。
宝宝乳牙龋坏疼痛,肯定就不爱用龋齿的这一边来咀嚼了,如果不去治疗的话,宝宝常常会因此食欲变差,甚至影响生长发育。
长期用一边咀嚼,易导致宝宝面部发育不对称,直接影响宝宝的颜值。
此外,随着龋齿发展,宝宝的牙齿可能会因为破损过多而裂掉,这会让牙齿产生很多尖锐的棱角。
吃饭说话时,这些棱角会一下下剐蹭宝宝口腔内壁的黏膜,最终导致溃疡,口腔溃疡是个什么滋味,相信家长们多少都体验过吧……
所以说,千万不能小看乳牙的病变,有问题就要及时治疗。
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#个上一篇下一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