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给孩子吃垃圾食品,是很多家长一直都在坚持的做法,比如孩子最爱的零食、油炸食品、碳酸饮料等等。当然,这样做是没有错的,因为这些食物对孩子的身体发育没有什么好处。
但是,这些垃圾食品就算偶尔吃一些,不至于毁掉孩子的脾胃,也没有大家想象中那么可怕。
真正毁掉孩子脾胃的,是家长错误的喂养方式!
一、饭菜做得很烂
很多家长认为,饭菜做得越烂,孩子的肠胃消化负担就越小,于是每次做饭都给孩子做得很软很烂,比如汤泡饭之类的,以为这样的食物更容易吸收。
实际上,饭菜做得越烂,其营养成分流失越严重。比如我们身体所需的维生素B12,当食物在℃加热超过30分钟时,就会被全部分解掉。
道理很简单,我们在给宝宝冲奶粉的时候,一般都建议使用40~50℃的水,其根本原因就是为了保留更多的营养成分,如果使用80℃以上的水冲奶粉,里面很多营养成分都会被破坏,宝宝营养吸收不完全,就会影响发育。
而且,宝宝超过10个月后,就要培养咀嚼能力,否则对牙齿的发育不好(长双排牙),宝宝长大了容易养成吃软烂食物的习惯。
二、辅食添加过早
很多宝妈喜欢攀比,比如谁家宝宝四个月就喝挂面汤了、谁家宝宝五个月就吃肉了、谁家宝宝六个月就吃大米饭了……好像辅食吃得早是一种荣耀。
宝宝肠胃娇嫩,从奶液到辅食的过度,需要小心翼翼,如果辅食添加过早,很容易造成过敏反应,或者造成积食现象。我们通常建议宝宝6个月时添加辅食,从婴儿米粉开始,慢慢增加种类。
宝宝六个月之前,奶液完全能满足他们的发育需求,没有必要过早地添加辅食。
三、喂得太多
是不是只要吃得多,就能长得快?当然不是!很多宝妈给孩子喂饭,总是贪多,觉得多喂点就能促进宝宝发育。
我女儿小的时候,每次婆婆喂饭,必须喂到女儿肚子胀胀的,几乎能从嘴里把食物吐出来为止,否则绝不停手。我一直反对她这样做,但婆婆却不听,说是吃进嘴里的才是赚到的。
孩子的消化能力是有限的,长期过度喂食,肯定会造成消化不良、积食,比如有些孩子飞出讨厌吃饭,经常发烧、呕吐、腹泻,这些都可能是喂得太多。
四、食材种类过多
多元化饮食,营养才能更全面,这句话一点也没错,但它只针对成年人,对孩子来说并不适用。
对于宝宝来说,能消化吸收的,才叫营养,无法消化吸收的,只能是负担。比如我们常见的八宝粥,里面有多种豆类,但它并不适合孩子喝,因为很多豆类孩子是消化不了的。
给宝宝吃饭,尽量要选择好消化的,种类不要过多,可以每顿饭选择不一样的食材,但不要每次都多种食材同时添加。
五、给宝宝吃“重口味”食物
生活中经常见到一些家长逗孩子,给孩子吃辣味零食、吃柠檬、吃咸菜等等,因为他没喜欢看孩子被逗后的表情。
这样做对孩子娇嫩的肠胃来说,是一种强烈的劣性刺激,很可能导致宝宝口腔溃疡,或者产生食物抗拒,不敢进食。
六、频繁喝水
多喝水不上火,我见过很多宝妈,带宝宝出门时非常注重饮水,几乎每隔3~5分钟就会让宝宝喝水,她们甚至认为多喝水孩子不容易生病。
养孩子跟养小树苗一样,你如果不浇水,小树苗肯定活不了,但如果你一天浇好几次水,小树苗也会被淹死。
给宝宝喝水也有个讲究,并不是多喝水有益,喝水太多会影响消化液的分泌,造成宝宝缺乏食欲,肾脏负担过重,从而不思饮食。
所以说,喂养方式很重要,有时候喂养方式错了,比给孩子吃垃圾食品还要更伤脾胃!